Mindset shift

從中年職涯危機到人生轉機,關鍵在於「轉念」

上週五,受邀到淡水帶領中年轉職成長團體。

我有點驚訝現場有幾位外籍人士,華僑、歐美人士都有。最近和外籍人士特別有緣。

比起動輒兩三百人的豪華講座,我更喜歡這種二、三十人的小團體。

這次特別在課程中設計兩個新活動,協助學員更深入探索自我,也能更充分討論。

學員們熱情又大方,許多組在邀請分享時主動發言,這些互動也激發了我更多靈感,能深入引導討論。

風火土水
學員對於活動,總是熱情專注的參與其中

中年失業,更是失去自我認同

現代人總是忙碌、被各種角色身份推著,負重前行。

當職涯突然中斷,不只是失去一份工作或頭銜,更意味著用以自我定位的「身份」消失了。

你失去的不只是工作,還有自我認同。

迷惘是難免的。

人生路口
中年轉職,等於是人生第二階段的重生

更棘手的是,其他身份(如伴侶、合夥人、父母、子女)也不斷提醒你:「你失職了。」

中年人的肩膀,總是沉重。

我每次講授中年轉職議題,代入感總是特別高。自身與周圍許多朋友成功的轉職故事,都能成為激勵學員的範例。

課程討論熱烈固然好,但缺點是時間往往不夠用。最後還剩兩個主題,經學員表決後,大多數選擇深入學習「轉念」。

學會轉念,化職涯危機為人生轉機

中年職涯中斷,要如何化危機為轉機?

策略與方法固然重要,且學習不難,但在重大轉折期,最重要的是培養健康的心態與思維彈性。

這正是「轉念」的重要性,也是我持續透過工作坊推廣、希望學員能隨身攜帶的能力。

內心糾結,是突破現狀的契機

剛巧讀到Chris Guillebeau的文章,談到當大腦開始出現自我批判聲音時,如何有效解套。發現他的觀點與我教學員的轉念邏輯相似。

我的轉念法源自Albert Ellis的REBT(理情行為認知療法)。

當我們察覺腦中的非理性信念,開始內耗糾結時,其實有經過證實有效的方法,能重建大腦的彈性思維。方法名稱雖不同,但核心原理一致。

change mind
察覺自我批判,是轉念的契機。

真正有效的方法,精通一種就夠了。唯一的訣竅,就是要刻意練習。

▶︎ 反駁自我批判的具體對話練習:

  1. 你內心經常在哪些事上糾結?
  2. 你什麼時候最常察覺自我批判的聲音?
  3. 當自我批判出現時,你能用具體例子來反駁嗎?(關鍵字:「具體」與「反駁」)

例:「我的時間管理很差,重要的事總是一再拖延,真糟糕!」

如何反駁:

  • 其實我沒那麼差。(X 不夠具體)
  • 我的拖延只出現在特定事情上,但重要的約定從不遲到。那些被拖延的事,其實也都有進度,只是沒達到我預期的速度。

這樣的練習,可以幫助自己精準釐清自我批判的聲音,分辨這些批判是否真實存在,落空的期望究竟是你想要的自己,還是別人期待的自己?

迷惘不是終點,轉念才是新起點。

人生路口腦進化
中年轉職,想通糾結反而迎來新契


Picture of 艾莎解結

艾莎解結

想要解開職場千千結,你需要深諳各種江湖套路,又受過專業心理諮商訓練的艾莎解結。

To be free group-TBFG

💝粉專追蹤:艾莎解結-跨界生涯 X 職涯顧問https://reurl.cc/5GglRG
💝合作洽詢:elsajj.tobefree@gmail.com
💝預約諮詢:https://lin.ee/ZWmGdNN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文章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