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莎解結

企業專業職的晉升不外乎是賺業職的再提升或管理職

工程師的職場生存術:在職場上不僅應有「專業」,更需要具備「見識」

【專業是王道,而且術業有專攻?】

W:「一段30分鐘的影片,在你們公司網站上被觀看一次大概能賺多少廣告費?」


工程師:「我是工程師,賺多少錢我沒想過,不知道。」


W
:「那你們公司產品的廣告點擊率是多少?」


工程師:「這個和具體的內容頻道有關,也和使用者群有關,和插片的製作也有關。」


上述工程師背景是網路影視領域的資深工作者。對話的起源,是這位資深工程師向W詢問自己的職業發展,而W為了瞭解工程師的情況以及工作水準,向他提問了以上問題。

以上對話節錄自書籍《見識》第209頁片段,W指的是作者吳軍 博士。


各位,這段對話,如果你是W,你覺得這位工程師的回答,有沒有什麼問題?

或許從一個想要找到適用人才老闆或人資、想了解這位工程師專業背景以及未來可塑性的諮詢師、甚至是工程師同行,看問題的角度都不盡相同。尤其是同行,可能覺得這回答不是再合理不過了嗎

作者吳軍以希望人才成為管理者的角度,指出這位工程師的幾處錯誤;而我,無論作為關心個人職涯未來的諮詢師角度、亦或身為資深職場人,若聽到一個在某領域已經很有資歷的工作者,面對提問做了以上回答,同感覺得,實在有很多值得討論的空間:

  1. 「專業」就是”只”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嗎?

在顧問公司幫企業做人才診斷時,對這問題就已經很有感。職場人在工作有了一定資歷時,接下來通常面臨的就是兩條路:管理職的晉升,或者成為該領域的技術專才。尤其是「師」字輩的工作類型更明顯,例如工程師、會計師這類職業。

主管專才
企業專業職的晉升之路:專業職與管理職 艾莎解結

並不是所有人都想成為主管,這點倒不是問題,但如果選擇要在自己領域成為專業人士,必須說,這類人通常有個很大的誤區:我只要在自己的專業上努力鑽研就好、就夠忙,其他部門在做的事,到底干我什麼事?

舉例:當工程師的,通常就是專心寫程式或搞技術,不想過問世事、懶得處理人際關係;做業務的,只在乎自己的銷售成績,對於行銷宣傳的成效、產品研發過程,沒興趣也不想知道,產品賣不好就很自然的認為是其他部門出了問題。

而隨著跨界、跨領域、跨能致勝這類名詞的崛起,大家就開始慌亂,覺得是我要去學個跟自己本業無關的東西來增加競爭力。

有沒有想過:回歸到本業岡位,想要為自己升職加薪、或單純增加自己的價值、提升市場競爭力,其實需要做的沒那麼複雜。往往就是除了縱向的專業鑽研之外,再多加對橫向相關領域的理解。

你愈了解其他相關部門在做什麼,對於公司產品的掌握、工作流程的優化、甚至是市場趨勢,就會比別人多了大局思維。而一個人之所以被稱為「專家」,往往不只是他的技術有多精湛,要知道,很多技術或專業,到了一定的程度,可被識別出來的差距就愈來愈不明顯了。此時,個人展現出來的格局、思維深廣度、職場sense,對產業鏈的整體大局觀,才是他有別於同行,能體現價值的最大差別。

2. 在回答問題前,有沒有聽懂對方想要問什麼?

而工程師的第二個回答,我相當有既視感。在職場上,很常聽到人這樣回答問題。通常聽到這種回答,我會覺得對方的狀態是這樣的:

  • 自己也不清楚正確答案,但又不想正面承認,於是講了一個不出錯的含糊答案,用來唬弄同樣不了解狀況的人。
  • 自己是一個要求完美或準確數據、或內心分工很明確的人。因為不確定準確數字,不想隨便回答,於是就先這樣回。

大家有沒有發現,這樣的回應,有回等於沒回。而且,還隱含著一絲「你問錯人了,你該去了解XXXXXX的數據再來問我」的傲慢。老實說,問者如果是你老闆或顧客,甚至同事,這種回應就足以讓人印象不好了。不過,這樣的回答倒也顯示出答者對於廣告點擊率還是有基本sense的,只是,沒有再繼續拓展下去,就可惜了。

如果你是上述第二種要求精準的人,作者也提到怎樣回應比較適切:就算一時無法知道準確數字是什麼,但此時你該先判斷問你的人目的為何?無論老闆或顧客,除非是正式場合,否則問這問題,通常只是想了解整體概況,藉以判斷是否值得繼續發展這項技術。你可以回答出一個範圍就好。比方說是1.5%~3%左右。

【想要表現專業,懂得回答問題也很重要】

而這樣的回答建議,我發現自己平時就很常用。

像我做職涯諮詢,因為一向有記錄自己諮詢人數的習慣,所以一問我的話,我可以很快答出來。

另外,像衍申題:Z世代第一份工作不想上班,想要從事自由工作的比例有多高? 問題邏輯就像吳軍問的第二個問題一樣,雖然做職涯諮詢一般不會精細到能統計各行各業的人數比例,但若對自己工作足夠上心的話,我仍有辦法告訴你一個大概的比例:100個來諮詢的Z世代當中,大約3-5人左右。

而不是回答:我的專業是針對每個個案作職涯上的諮詢與建議,人數統計不在我的專業範圍內。

比較一下兩者的差別:雖然第二個回答理論上來講沒錯,但聽起來,就沒那麼…怎麼說,令人信服了,不是嗎?

常聽到在職場上,有人感嘆懷才不遇、有人覺得老闆/顧客機車,看不到自己的價值,或升職加薪都沒有自己的份。

說到懷才不遇在職場是否成立?請看這篇其實職場上,沒有「懷才不遇」 這回事的3個理由

當然,遇到這種狀況,也不見得一定都是本身的問題。只不過,在傷春悲秋、意難平之前,你真的先檢視過自己了嗎?

這本書《見識》封面有一句話,我很喜歡,分享給大家。

見識語錄
你最終能走多遠,取決於見識 艾莎解結

【見識的意義】

見識
閱讀吳軍老師的《見識》,果然令我見識大增 艾莎解結__網路圖片
《漢典》對「見識」的詞語解釋:
1. 指明智地、正確地作出判斷及認識的能力。見識產生於人的才智,也產生於他的天性與心地。
2. 廣泛接觸事物,擴大見聞。
🌷「艾莎」為您「解」開心「結」 
想要解開職場千千結,你需要深諳各種江湖套路,又受過專業心理諮商訓練的艾莎解結。 
~願人人都有選擇人生的自由~

💝粉專追蹤:艾莎解結-跨界生涯/職涯顧問  
💝合作洽詢:elsajj.tobefree@gmail.com
已有 88 人瀏覽過此篇文章, 今天 1 人瀏覽
艾莎解結

艾莎解結

想要解開職場千千結,你需要深諳各種江湖套路,又受過專業心理諮商訓練的艾莎解結。

To be free group-TBFG

💝粉專追蹤:艾莎解結-跨界生涯 X 職涯顧問https://reurl.cc/5GglRG
💝合作洽詢:elsajj.tobefree@gmail.com
💝預約諮詢:https://lin.ee/ZWmGdNN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文章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