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握未來職業趨勢,找到轉職突破口
最近講了不少場關於中年轉職的講座,簡單將職業趨勢面分享給大家。
新的2025年,面臨到中年轉職議題的朋友們,針對市場趨勢及技能面,我們需要知道:
市場趨勢及未來職業變化
《世界經濟論壇》幫我們整理好未來五年職業趨勢預測。
我想,這表格的重要性,並不是告訴大家要重新學習AI、數據分析、資安等技能,而是要分析這些行業有什麼共同點,以此對應自身技能是否需要升級:
被需要的行業多半有什麼特色:
- 對數字的敏銳度以及分析整合能力
- 開發設計能力
- 解決問題能力
- 策略統籌能力
- 軟體研發能力
可被取代的行業有什麼特色:
- 文書行政處理 (行政、資料輸入)
- 可流程化、標準化的工作內容(會計、線上客服、生產線)
- 難度不高的純執行者(倉管、行政、文書、生產線)
未來的15項關鍵能力可分為三大類別
《未來就業報告》幫我們列出15項未來人才需要的實力,我把它們分成三大類如列表所述:
- 認知與分析能力
- 分析思維、批判性思考、創意與邏輯推理力將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。
- 解決問題與系統評估能力,幫助我們在複雜情境中快速找到最佳方案。
2. 學習與技術應用力
- 掌握新技術如程式設計、科技應用,並具備積極學習的心態,是面對快速變遷的基石。
3. 人際與心理適應力
- 領導力、情緒管理與心理韌性在團隊合作中尤為重要。這些能力不僅影響工作效率,更是決定職場韌性的關鍵。
軟實力才是未來職場的核心武器
從這3大類15項能力我們看出:認知分析能力所占比最高。
這表示,在未來,理性思考和複雜問題發現、分析、解決是最重要的能力。
另外,人際與心理適應講究的是情緒管理和心理韌性,重要性也不遑多讓。
可以這麼理解:在工作上,我們需要仰賴發達的理性左腦來替我們解決8-9成的職場問題。
左腦像是你解決問題、安身立命的武器,使用的越流暢越好;而管理情緒情感的右腦則是導航,你所有解決得漂亮的問題背後,在於自己掌握了掌管情緒和強大心理韌性的秘訣。
還有另一個特點:這當中幾乎都是軟實力。
目前的整體環境變化速度很快,所以擁有什麼硬技能,在未來不再保證永不退色、永遠夠用。
擁有多少硬實力或許已經不是最重要的。
重要的是,你擁有多強的市場嗅覺和判斷力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,有方法讓自己的心保持平穩、不太容易被挫折絆倒。在往後的世界,我們需要學習的新東西,只怕是愈來愈多。所以,學習力也上榜了。
在我生涯輔導1千多個小時的案例中,發覺現在很多人積極學習,但多半是資訊焦慮、沒有明確方向;很多中年人害怕學習,因為覺得自己學得慢、記不住。這兩者都不是學習力最好的體現。
學習需要有目的和方向,且挑自己長處或潛能去強化,不必硬彌補短處。
我們該慶幸,未來這些軟實力雖然當中有些天賦偏好,但基本上只要你有心,大多是學得會的。
而中年人的學習曲線,記憶力的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,但理解力和職場察言觀色力會隨年齡經驗增加。而未來需要的高階認知能力,是奠基在對事物、問題的理解之上的。
中年生涯的轉彎、能力的培養從不嫌晚,你只需要清晰的方向和夠強的決心。
還有更多資訊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