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洽的真正含義:和自己和諧相處
和自己和諧相處?這需要學嗎?
你有沒有試過做決定時,明明理智上都知道,也認同必須付諸行動,但總是一再拖延,內在就是有想動卻動不了、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的時刻?
你是否曾在生活中的某個時刻,面對內心的矛盾而無法釋懷,一面希望放下、另一面又氣這樣耿耿於懷的自己?
你是否經常掙扎於是否該迎合他人的期待,還是聆聽自己真正的需求?
自洽,指的不是與他人相處的人際關係,而是與自己的關係。
自洽的相反,是處於許多心魔未解的狀態,成為不自洽者。
許多生活、職場的挑戰背後,來自於自我無窮無盡的心魔未解。
我的自洽之路—自僱比受僱難的奧義
在自僱的過程中,我發現一人創業與在公司上班最大的差異可分為兩階段:
- 一開始是否自律、是否有可變現的商業目標,忙著尋求市場定位;
- 等到這些都有之後,就會發現有些事,你明明知道該做、理智上、價值觀上也已經完全說服自己,但行動上,就是一再拖延;情感上,就是有些隱微的、難以查覺的不對勁。
正因為很難察覺,所以為了對抗這種不舒服,為了給疑惑的大腦一個理由,我們最常做出的反應就是:
- 你看我就是愛拖啦!
- 我這個人就是不夠好、不夠積極!
- 這樣很正常,是人都會。
讓我們來看看以上三種犯了什麼非理性的信念:
- 你看我就是愛拖啦!
以偏概全:之前受僱都很積極,自僱才開始會有拖延狀況,所以不都總是。
- 我這個人就是不夠好、不夠積極!
不求證讀心術:懶得或無法知道深層的理由,於是用一種最常見的來解釋,不進一步求解。
- 這樣很正常,是人都會。
合理化:如此一來就不必特別處哩,反正天下人類一般拖。很多事情,拖著拖著就沒了。
學會自洽,首先得先處理心魔
當我遇到這個狀況時,我會靜下來,用工作坊獨創的擺脫心魔五步驟開始思考:
- 自我探問:為什麼我會這樣拖延?純粹只是因為人類天性嗎?什麼時候我不會這樣?
- 心情感受:我此時浮現的情緒是什麼?
- 釐清想法:有什麼不理性的想法產生?
- 如果沒有以偏概全、沒有合理化,我會怎麼看待和處理這件事?
- 我的期待是什麼?我該做的是真的想要的嗎?如果是的話,第一步可以怎麼做?讓自己更靠近想要的目標?
有時在釐清感受和想法的當下,一些很幽微的、連結著過往的負面回憶或創傷經驗會被勾動,如果夠敏銳的話,就可以一把抓住線頭,慢慢地將核心勾出來一探究竟。
每到這時,我就會覺得學心理學真的很有用、成為諮詢師真的很有幫助,因為自己的職業和專業敏感度,足以讓我靠著有用的工具,更有步驟、更有依據的好好處理看似理所當然、卻很少被深層挖掘的”病根”,找到病根,才有機會給予有效的解方,而不一再重蹈覆轍,惡性循環的處於陳年困擾中。
自洽,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標,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不需要完美無缺,也不需一步到位,只需要誠實面對自己。
希望你,也能學會擺脫心魔、與自己和諧相處的自洽者。
「真正的自洽,是終於學會和自我和諧相處。」
🌷關於擺脫心魔、轉念、緩解焦慮,您可以參考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