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涯規劃-Z世代的工作價值觀
最近的職涯諮詢,頻繁接觸Z世代的個案。當我問起對方的工作價值觀時,發現不少個案都不約而同重視「成長性」、「工作和生活平衡」、「成就感」這些因子。
加上台積電最近不是開始大聲疾呼說「不一定要會念書才能進台積電」嗎?
一開始在乎學歷的也是他們。我在想,如果不是企業大缺工,實在找不到人,他們還會喊出這樣的口號嗎?
就我諮詢過的已拿到台積電offer的個案們,至少有一半以上後來都選擇不去。
世代想法真的不一樣。可能在10年20年前,被台積電錄取還是臉上有光、祖上有面子的時代,得到工作拚死拚活,鞠躬盡瘁做死而已,是戰後嬰兒潮(今三、四年級生)乃至X世代(今午、六年級生)老闆們習慣的工作態度。
但現在,Z世代要的,是有品質的生活方式。
中高齡世代很常過度努力
我常在中年諮詢個案身上,看到因為過度努力、過度討好而在工作、家庭關係當中身心失衡。甚至我懷疑自己在工作職場上,可能也有這樣的影子。
「努力」很重要,但為了證明給別人看、為了讓別人誇自己好棒棒的努力,是否一開始就搞錯了方向?
不超越界線、不丟失自己、不做給別人看的努力,是否更該學習?
以前的我們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,太被要求「尊重權威」(不是說不要尊重權威,但,若是不值得尊重、馬齒徒長卻不求長進或三觀不正的權威者呢?),努力工作好像不是為了自己,是為了別人。
被壓榨講成磨練、被欺負當成吃補、被一言堂磨到沒有自己的意見。有時候,看到有些人在職場,好像已經分不清被給壓力求成長和被霸凌、權威和霸道之間的區別。
反應也很兩極化:不是太過壓抑自己以致成疾,就是太敏感經不起一點拿捏,搞得身旁人成疾。
而我看到現今的Z世代,想要職家平衡,但不是要躺平,他們也追求成長和成就感。同時,也比較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(當然也並非全部)。
在X世代以上的老闆一聽到「工作和生活要平衡」、「不想常加班」就皺眉的同時,有沒有想過,其實工作和生活平衡這件事,在歐美早就行之有年,這並不是懶惰的代名詞。
我還有印象在多年前,芬蘭還是哪個北歐國家有個公司很妙,下班時間一到,它們天花板會打開,把辦公室桌椅都吸上天花板收起來,就是趕員工回家,連收拾都免了。
印象這麼深刻就是因為太驚為天人了,沒想到會有企業為了貫徹工作效率,不讓加班成常態,將成本花在這上面。
工作最重要的目標
一直加班,工作效率真的會高嗎?
工作最重要的,還是策略下得好和成效佳,不是嗎?
人如果不能自己學習到如何妥善安排時間,有成效的完成工作。還要老闆盯著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做,又或是同事還沒下班我不好意思下班、或是選擇性的在老闆前努力,在同事面前擺爛,這種荒謬的工作態度,到底可以造就誰?
或許,我們都不要太執著某些詞彙字面上的意義。也不要太執著別人眼中想看見什麼樣的自己(通常也都跟你想得不一樣別白費心機了),還是回歸到工作的本質,給彼此多些理解和尊重,對齊真正的目標,確實的去做出些什麼,而不是老在那邊演來演去,爭來爭去,浪費生命。
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質,如果總是我嫌你不知變通,你嫌我草莓玻璃心,在不想互相理解的前提下,也就遑論在職場上愉快的合作了。
這真的是我們要的結果嗎?
🌷「艾莎」為您「解」開心「結」 想要解開職場千千結,你需要深諳各種江湖套路,又受過專業心理諮商訓練的艾莎解結。 ~願人人都有選擇人生的自由~ 💝粉專追蹤:艾莎解結-跨界生涯/職涯顧問 💝合作洽詢:elsajj.tobefree@gmail.com